
6月19日下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胡秀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院长郁钧剑、特聘学术院长彭吉象、副院长罗徕、特聘学术副院长郭道荣、姜丽娜,影视与动画学院特聘院长周星等领导嘉宾出席。各院部领导班子成员、学位委员会代表、教师代表及1139名毕业生齐聚一堂,200余名学生家长在学院学术报告厅分会场通过观看直播见证这一庄重时刻,典礼由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小骥主持。
骊歌启航:青春序曲中的成长回响

音乐与舞蹈学院学子合唱《怀念青春》拉开典礼帷幕。熟悉的旋律裹挟着真挚的歌声,将全场思绪拉回往昔课堂求知、实践淬炼的校园时光,温情与眷恋在空气中静静流淌。

美术与设计学院蔡程美、张丹单,影视与动画学院刘若李、王佳乐,音乐与舞蹈学院李珉昊、魏小岚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他们回溯从艺术爱好者到专业人才的蜕变历程,感恩学院“课堂求知+实践赋能”的培养模式。
荣耀时刻:优秀标杆引领前行方向

胡秀强、彭吉象为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学子颁发荣誉证书与学院纪念品。

音乐与舞蹈学院创作的舞蹈《定格在教室里的时光》成为典礼上的情感爆点,舞者以轻盈舞姿重现教室日常。当“下课”声落下,2025届舞蹈班学生齐刷刷起身高喊“谢谢老师”,湿润的眼眶与舞台上定格的舞姿,完成了对青春最滚烫的告别。
丝路弦歌:国际学子架起文化桥梁

梁承枫(马来西亚籍)、李泽洋(泰国)、莫晓岚(老挝)、黎荷儿(越南)、乔纳森(哥伦比亚)、郑慧玲(印尼)代表国际学生发言。他们坦言,在学院不仅收获专业知识,更通过戏曲体验、非遗工坊等课程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与各国同窗结下跨国友谊,他们承诺道:“我们将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从跨越山海奔赴而来的陌生学子,到如今能自信地用各国语言传递中国声音,优秀的国际学生们用行动诠释了“让世界听懂彼此”的力量。为表彰国际学生在中外人文交流中的突出贡献,学院特设立“中外人文交流使者”称号。罗徕、郭道荣、姜丽娜、周星共同为获奖者授证,期许他们以艺术为媒,推动不同文明互鉴融合。

国际生集体诵读《中国梦》。
师者叮咛:艺术初心照亮未来征途

教师代表曾越、朱婧雯、刘启东、经宇恒依次寄语。他们回忆与学生在工作室加班加点的深夜、在展演前不断打磨的回忆细节,叮嘱毕业生“坚守艺术匠心,以专业回馈社会”。

音乐与舞蹈学院带来世运会主题曲《世运一起来》歌舞表演。
院长寄言:鹿鸣声远激荡时代长卷
郁钧剑向1139名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与诚挚的期许。“当明日的朝阳升起,你们将走出象牙塔的庇护,以社会人的身份直面广阔天地。往昔在家中得父母庇佑,于校园受师者呵护,而从这一刻起,你们才真正踏上独立行走的人生旅程,要在时代浪潮中自擎风帆。”他殷殷寄语,希望同学们在进入社会后,永葆读书人的文化根脉:既要始终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追求艺术精神,培养慈悲情怀;更需从坚守文化自觉出发,在笃定文化自信中锚定方向,于践行文化自强中开拓新境。愿同学们的艺术之路如鹿鸣般悠远,在时代长卷上挥毫泼墨,让青春华彩在祖国山河间绽放璀璨光芒。

郁钧剑与老师们即兴演唱《说句心里话》。

典礼在《送别》大合唱中落幕,学院干部及教师代表同台献声,歌声里满是“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少年”的祝福。
拨穗礼成:庄重仪式镌刻青春注脚

“扶苏拨穗,定格美好”。郁钧剑、彭吉象携各学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为毕业生逐一授位。流苏从右至左的轻轻一拨,不仅是学术荣誉的见证,更标志着1139名学子正式从“校园人”蜕变为“时代艺术工作者”。
编辑:闵秀玲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