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近观】为患者和职工拉好医疗安全警戒线的娘子军!记成大附院院感科团队

文:近观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7日
近观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原文链接:http://3g.k.sohu.com/t/n426544604?showType=&sf_a=weixin


成大附院于1月17日紧急启动疫情应急,对非传染病医院来说,面对重大疫情医务人员的风险巨大,感控人员的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在医院党政领导的指导下,院感科带领团队迅速制定防控方案,协调审核防控物资,在短短不到2周的时间里,就制定下发工作制度流程规范30余个,组织开展各类各层级人员培训30余场次。



在教学实训室里、会场上、微信群里常常听到科长刘燕早已沙哑的声音在不断的讲解着各种要求、发布着各种指令。在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隔离留观病房、专家会诊处、防护物资库房......总会看到她忙碌穿梭的身影。因为要找出管理漏洞她坚持现场全程跟踪指导,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她一遍遍画图色彩示意流程布局,因为担心医生不熟悉流程有风险她常常在雨里站1-2小时陪着疾控老师做流调,自己快冻成冰人却念念不忘给一线医生准备暖宝宝。


夜里,她高度警觉盯着专家组的讨论结果,及时汇报疾控,常常的一晚上睡3-4个小时,第二天又精神抖擞的投入工作。仅大年初一这天原本该在家陪家人过新年的她,却连续工作17个小时,直至次日凌晨处理完2个疑似病例后才回家,这一天她接打手机电话200余个,网络电话、微信无数,制定发布制度流程13个……当听说医院要派应急救援队去武汉,她迅速为队员们制定了应急培训手册,一丝不苟的开展培训,每天关注队员动态及时予以指导。




刘燕作为科室负责人及行政第四党支部书记,工作中她是守土尽责的人。可是在家里,她却是不合格的妻子、母亲和女儿,疫情发生以来,家里人几乎见不着她的面。父母一年从养老院回家一次过春节,但直到现在,早出晚归的她都没时间见过他们一面,孩子从外地回家10余天她也没陪孩子好好吃一顿饭;自己身体不适也无暇顾得上就诊,领导同事们都劝她保重身体休息一下,她却说,我的职责是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更应当做到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在她的带领下,全科同志积极投身到这场战役里,贾莉同志本来早早买好了票计划带孩子去外地过节,看到医院的情形,悄悄的去把票退了,大年三十这天,她一大早就在医院忙碌直到汗湿衣背。夜晚七点过,值班护士长发现她忙得错过饭点,请她在医院食堂吃了一顿特别的“年夜饭”;单旭征博士的老公是军人,好不容易回趟家,但是因为每一例疑似患者都要在2小时内上报国网,她不得不夜间瞪着双眼,关注信息。





许春琼同志的父亲已经80多了,听说她要回医院参加新冠防控,曾经支持女儿参加抗击非典的老父亲,这次有些不舍的看着她,但她毅然告别父亲踏上回医院的路,全身心投入战斗。黄璜同志因为雨夜陪同疾控人员流调而感冒,无法休息,很快发展成支气管炎,但她听说工作有需要,马上又赶到医院加班;宋瑞宏同志的孩子才1岁多,原本打算春节回老家好好陪伴的,可是疫情就是命令,她抹掉不舍的眼泪,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耐心严谨的为应急队员开展培训考核……所有的人都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着。


这群娘子军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担责尽责,确保患者与职工零感染,再累我们也要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