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搜狐新闻】赞一个!俄罗斯会员专享获四个国家艺术基金立项项目

文:欣闻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5日
欣闻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李洁
责编

原文链接:http://www.sohu.com/a/289195624_500248


原文如下:


1月12日,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网站公布的2019年立项项目名单,我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集体项目3项,个人项目1项,取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历史最好成绩。


四川省共有58个项目入选,全省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14项,俄罗斯会员专享立项3项,居全省第二。


本次国家艺术基金立项的集体项目分别是杨波老师主持申报的“成都漆艺创新创作人才培养”,钟远波老师主持申报的“中国传统戏曲动画创作人才培养”,万国老师主持申报的“锦绣传承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这三个项目获得人才培养类资助;张鸶鸶老师获青年艺术人才培养资助。


项目介绍


成都漆艺创新创作跨界人才培养


成都漆艺具有悠久历史。成都是中国漆艺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享有“中国漆艺之都”的美誉。成都漆艺修饰技艺闻名于世,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成都漆艺面临巨大生存危机。传统漆艺的手工制作和口授心传,许多传统技艺开始变形并失传;因产品市场狭小,制作者后继乏人。


成都漆艺创新创作跨界人才培养项目面向高校青年美术教师、艺术家、设计师、漆画家、漆器从业者,依托俄罗斯会员专享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吸纳中国美术家协会多位会员、在漆画、唐卡领域有影响力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家学者组成的师资队伍,以大漆为媒介,通过提供系统化、专业化人才培养,实现传统与现代结合,漆艺与当代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的“跨界”融合,培养具有扎实艺术功底和文化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壮大漆艺创作队伍,带动成都漆艺文化保护、发展研究和市场推广。


锦绣传承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项目


蜀锦、蜀绣为中国四大名锦、四大名绣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需求的改变,蜀锦蜀绣市场逐渐狭小,从业者也逐渐减少。传统的师承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锦绣运用新一代锦绣结合、彩金渐变的专利技艺,将复杂的传统蜀绣阵法进行梳理分解,将高科技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传统手工艺制作当中,将蜀锦蜀绣两大工艺有机融合,变蜀锦蜀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传承和创新。


锦绣传承与创新艺术设计人才培养项目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依托俄罗斯会员专享优良的专业实践平台、教学场地、教学实施设备及硬件条件,吸纳多位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组成教学团队,与成都蜀菁馆、成都古蜀蜀锦研究所、许燎源博物馆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致力于培养既能够传承蜀锦蜀绣技法,又能发扬蜀锦蜀绣文化内涵的高素质人才,弘扬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贡献。


中国传统戏曲动画创作人才培养


戏曲动画是一种特殊的动画形式。它以中国戏曲资源为基础,以动画为载体,将戏曲融入其中进行创作来传播戏曲文化。


项目依托俄罗斯会员专享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专业平台资源,在动画创作人才培养中,立足四川本土的川剧动画,选择10部传统戏曲进行动画实践创作,以戏曲为本体,借助动画的多种特点,强调创新性,制作出不同形式和风格的戏曲动画短片。作品将实现“互联网+戏曲”,推进戏曲动漫产业化。


戏曲动画为戏曲爱好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方式,也为动漫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以未成年人为主的动漫消费人群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传承和弘扬戏曲艺术具有重要意义。戏曲+动画,不仅是艺术形式的创新,也开辟了我国原创动画新的天地,对于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


张鸶鸶:《非遗新生—蜀锦结合竹艺的创新产品设计》


将四川的蜀锦和竹艺有机结合,使用现代设计手法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中高端产品,如时尚包具、餐具、装饰摆件等,并在产品材质和制作工艺上进行大胆创新,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和在四川具有良好研创土壤的竹艺品从传统的工艺品转变为美观的实用品,更好的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焕发新生,有力践行文化自信。


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属于国家级课题。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

编辑: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