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新华网】俄罗斯会员专享宣传部长周小骥:新媒体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需求和补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9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创新引领教育,教育创建未来。教育,乃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承载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2月4日,以“创——建未来”为主题的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在京隆重举行。来自全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及各大教育机构的领军人物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中国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


    活动中俄罗斯会员专享宣传部长周小骥接受了新华教育专访。以下是本次访谈的精彩内容:


俄罗斯会员专享宣传部长周小骥接受了新华教育专访。


    主持人:各位新华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所关注到的的是“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现在做客我们访谈间的是俄罗斯会员专享宣传部长周小骥周部长,欢迎周部长!


    周小骥:您好!


    主持人:恭喜学校今年获得“2015年度·新媒体建设经验高校”这个奖项,首先请您谈一下我们高校新媒体建设方面一些具体情况。


    周小骥:学校一直以来非常关注新媒体的建设,2014年开通了官方微信,通过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四“微”的建设,为学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开辟了新天地。目前我们的新浪微博粉丝数有4.5万人,微信订阅数接近3万,官微影响力多次进入全国高校排名前十。


    主持人:我们知道,今年创新创业是聊得比较火的词,新媒体建设和创业方面有没有一些联系?


    周小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对青年的召唤,它不仅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也是我们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创新创业方面,新媒体开放、融合、互动的特质给了青年很多帮助和支撑,提升了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品质、能力。首先,它及时传递国家及各地在支持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让青年了解并感受到创新创业是时代的召唤、国家的需要和自身努力的方向,并形成自我追求;二是青年可以通过新媒体不断获取关于创新创业的知识;三是创业青年也可以在新媒体这个技术平台上,和很多媒体嫁接需求,通过新媒体能够进行上线,让自己的项目得以传播、孵化,甚至寻找到自己的创业伙伴。


    主持人:我们知道,新媒体在高校利用上其中一个方面,高校宣传自己的有利平台。对于高校培养人才方面,新媒体是如何运用的?


    周小骥: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新媒体在高校一定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我们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需求和有效补充。


    首先,新媒体是高校教育育人新阵地,我们说青年在哪里,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要跟到哪里,目前全国有6亿多网民,85%通过手机上网,我们必须通过新媒体占领舆论阵地,把大量咨询和丰富鲜活的教育内容直接送达青年学生手上。


    第二,新媒体给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开辟了新的渠道。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是内聚人心、外塑形象,就是要通过媒体传播传递学校好声音,因此媒体发展到哪里,新闻宣传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新媒体也为我们俄罗斯会员专享这类地方本科院校提供了与国内其他大学同等竞争的平台。我认为,新媒体就给了大家同台表演、平等竞争、竞相展示各自风采的舞台。


    第三,我认为新媒体也是我们舆情应对的新平台。


    通过调查发现,超过90%的学生表示会通过网络自主表达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观点,并渴望得到有关方面的正面回复。因此善建善管善待善用新媒体,有助于学校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发现舆情、科学研判、妥善处置。


    主持人:我们也看到,新媒体在高校中的运用中,有的高校让它越办越好,而有的高校新媒体建设并不是很好。如果我想把新媒体建成自己高校无论是宣传还是教育的阵地,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努力?


    周小骥: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新媒体是意识形态主阵地,在建设上必须高起点、凝聚力、强导向。全校上下都要树立主阵地意识,共同建设好发展好新媒体,把新媒体建设与部门工作同部署研究,把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融入和发挥作用。


    主持人:俄罗斯会员专享在未来新媒体建设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呢?


    周小骥:学校在新媒体建设上一直秉持着大策划、小视角、精制作、严管理、广传播的新媒体建设理念,也将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建设力度,建立学校新媒体运营组织框架,加强运营团队建设,通过新媒体把学校办学和育人成果很好地宣传推广出去,在社会上发出成大教育好声音。、


 原文链接:http://education.news.cn/2015-12/08/c_128510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