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日报】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成立“男护士工作室” 实现护理工作男女优势互补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4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当护士 做有担当的男人 

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成立“男护士工作室” 实现护理工作男女优势互补

原文链接:http://www.cdrb.com.cn/html/2015-05/13/content_2200629.htm


原文如下: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护士群体都是白衣飘飘、温柔美丽的女性形象,她们像天使一样传递温暖,带给人希望和力量。然而,相对于女护士,男护士则更像花丛中的绿叶,他们看似并不起眼,却也是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今,对于任何一家医院来说,男护士都是珍贵的“稀缺资源”,他们在体力、抗压能力等方面较女性有明显优势,这些特点都迎合了现代医疗护理的发展趋势。尽管如此,现实中的男护士仍然是凤毛麟角,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导致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男性数量稀少,即便是走上了工作岗位,也要承担来自社会的压力和偏见。


   在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设立着一个由12名“男丁格尔”组成的“男护士工作室”。相对于全院450多名女护士,他们是花丛中的绿叶,却丝毫不比鲜花逊色。凭借着男性特有的坚韧和果敢,他们成为了护士队伍中最能战斗,最能吃苦,也是最受欢迎的群体。他们的出现,对以女性为主的护理队伍也形成了有力补充,使医院整体的护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急诊科护士长兼门诊科护士长熊健认为,男护士的现状是优势和压力并存,但未来是一片光明的,“在护理岗位上,男人应该有所担当,这也是未来医护工作的发展趋势!”


   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让我们来到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走进男护士这个群体,听他们讲述“男丁格尔”的故事。


  须眉不让巾帼

  粗活细活他都游刃有余


   巾帼不让须眉,是对女性的赞美,但在护士这个岗位上,做能到须眉不让巾帼,则更是难能可贵。在成大附院,熊健就是这样的代表。当了十多年的护士,他的业务水平有口皆碑,作为护士长,打针、输液、换药,他的护理功底在全科乃至全院都是一把好手。


   “别看他威武阳刚,但做起事情比女的还把细,关键时候还靠得住!”患者张先生说,他在这家医院看过很多次病,有好几次住院,都是熊健在照顾他,“记得有一次脚踝伤了,走不得路,是他把我从车上背到急诊诊室的。这种事除了他之外,还有谁做得了?”


   身为男性,熊健并不缺乏温柔和细致,除了靠体力的“粗活”之外,动脑筋的“细活”也是他擅长的方面。“他对每个人都是笑呵呵的,对患者更是呵护有加。”一位女护士说,记得一次有个娃娃因为发烧来输液,又哭又闹不配合,几个女护士都哄不下来,熊健听说之后,不知从哪儿找了个玩具熊来,让它陪在孩子身边,给他加油鼓劲,最后孩子抱着玩具熊,打着点滴,再也没有哭闹。“作为一名护士,他可以说是须眉不让巾帼!”一位同事说。


   在十二年的护理工作中,熊健的努力和付出也赢得一些荣誉,2011年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第一届急救技能大赛荣获第三名;2012年代表医院参加成都市第三届急救技能大赛荣获一等奖,获“优秀选手”称号;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优质护理服务明星;多次被评为学校、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和良好的患者口碑,熊健在2012年的时候被选为急诊科的护士长,他也因此成为医院历史上的第一个男护士长。


   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很注重科室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宣传工作,在科室另一名男护士的帮助下,他们创建和维护了科室的微信公众平台,用于科室重大新闻宣传,积极和全国急救平台对接联系,帮助扩大医院和科室的影响力。

  顶住压力和偏见


   他们是最受欢迎的“女护士之友”


   虽然现在的工作游刃有余,但和大多数男护士一样,熊健在从业之初也曾面临重重压力。他说,2003年刚到医院时,全院只有2名男护士,其中一名没做多久就转行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医院只有他这一片“绿叶”。

   “那时候病人不大接受男护士,认为照料病人应该是女护士的事,男的粗手干不了细活。还有的人甚至直接把我当成了护工。”他说,那时候男护士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有来自工作的,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甚至有人觉得男护士是无能的表现,挣不到钱也没有前途,所以愿意做这行的很少。”


   尽管如此,熊健仍然没有选择放弃,扬长补短,是他应对压力的方法。“体力更好,干得累得,是男护士最明显的优势。”熊健说,这个优势在他服务于骨科和神经外科时体现得淋漓尽致,“骨科病人经常需要搀扶、翻身,这对于女护士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自从我来了之后,这些事情就都落到了我的头上。”他说,以前要两三个女护士才搬得动的病人,他一个人就能解决,这极大地减轻了女护士们的压力,“说实话,现在我们这些男护士都是‘女护士之友’,在某些环节,男人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建立“男护士工作室”

  把男护士做成医院的优质品牌


   在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和熊健一样的“男丁格尔”一共有12位,他们分别工作在手术室、急诊科、ICU、泌尿外科以及综合办公室,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男性的特点和优势。在急诊科,陈诚是最能吃苦的“牛医生”,每有病人需要搬动搀扶,他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王朋和程安帮则是手术里的“全能战士”,各种手术环节、操作步骤、设备使用方法可谓游刃有余;泌尿外科的王聪和熊元洪则是患者们的“知心哥哥”,因为他们的存在,男患者也不必再为隐私护理而感到尴尬;从临床护士借调到行政科室的王麒钧则是医院的“写作能手”,大事小事在他手中总能被妙笔生花……值得一提的是,重症医学科是医院男护士的聚集地,这里汇聚了医院4名男护士,刘代强是“加班狂人”,为了让女护士们能得到休息,他曾无数次奉献自己的节假日;刘天衡是“敬业典范”,为了不给组上增加负担,自己身患急性阑尾炎也要坚持把夜班上完;谢文均和赵剑侠则是“电脑达人”,除了忙于日常护理,他们还要承担病区视频的宣传和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大附院特别成立了由这12人组成的“男护士工作室”,作为提升和培养全院男护士的平台。工作室每个月召开一次建设工作会,积极组织与外院男护士团队的交流活动,定期选送男护士参加全国知名医院的专科护士培训,选送男护士参加全国男护士学术论坛……“作为男护士,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包括如何跟患者沟通,如何提高业务技能,如何强化团队合作等等,把男护士的特点最大化地展现出来,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在今年医院组织由460多名护士参与的优质服务明星评选活动上,最终冠亚军的头衔史无前例地全被男护士所摘得。”身为组长的熊健告诉我们,下一步医院还会在院刊等平台上对他们进行展示,让患者更了解男护士、接纳男护士。


  成立“三个中心”

  培养教育有担当的男护士


   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高度重视护理队伍的职业素养培养,成立了三个中心:“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护理职业形象培训中心”、“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护理研究中心”、“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护理技能沟通中心”。作为兼任医院护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的熊健配合护理部负责全院护士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定期开展科研沙龙会议,让大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医院近期举办的临床护理创新思维研讨会上,全院护士队伍中“护理创新人”用幻灯、实物、现场演示等形式展示了他们结合临床实际的各种奇思妙想,其中熊健的“心电监护仪约束带”、“新型垃圾桶”、“小儿移动输液椅”、“一次性血压袖套保护套”的四个创新点子都非常具有临床实用性,并准备申请专利。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会员专享附属医院承担着俄罗斯会员专享基础医学与护理学院在校护理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教学工作,在俄罗斯会员专享基础医学与护理学院在校护理本科总共235名学生中,目前也有45名男性,这个比例虽然很小,但较以往已经有了长足进步。这45名男学生未来也将走上医护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为广大老百姓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生理心理优势

  男女互补是未来护理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男护士队伍的培养建设,对于医院科室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对此四川省急诊专委会委员、急诊科主任梁隆斌教授感受颇深。


   他认为,相对于女性,男性在生理、心理方面往往有自己的优势,不但胜任体力劳动,而且抗压能力也较女性更强,“说实话,即便是遇到病人有怨言,甚至产生矛盾时,男护士肯定也是站在最前面的!”当然,他也强调,男女护士实现业务特点上的互补,也是未来医学护理工作发展的趋势,既有男护士的实干精神,又有女护士的温柔细致,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他说,在急诊科,男护士所表现出来的抗压能力、遇事理性、冷静分析能力、体能较好等是女护士不可比拟的优势,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和误解,但男护士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以熊健为例,当年与他同时毕业的20多个男护士,现在基本上都就职于各大三甲医院,已经成为了业务骨干,“可以说这个职业的前途仍然是一片光明的,男护士将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的‘香馍馍’!”


   怎样当好一名男护士?对于这个问题,熊健认为首先在学校教育阶段,教育者就应该多给予这些未来的男护士以信心和鼓励;其次在医院里面,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给予男护士相应的支持,让他们在团队中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从而产生职业认同感,“归根结底,还需要全社会对男护士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包容、多一些支持。要明白,医疗工作需要细致分工,而男护士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病房里,‘男天使’一样可以做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