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晚报】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成都新闻实践》系列讲座第二讲

来源:成都晚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5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来源:20141119日成都晚报http://www.cdwb.com.cn/html/2014-11/19/content_2148481.htm


        昨日下午,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成都新闻实践》系列讲座第二讲,邀请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副社长刘裕国带来典型报道中的正能量主题讲座,就为什么要做典型报道、如何传递典型报道中的正能量与在座学生分享心得。


       典型报道是释放正能量的发光体


      “典型报道是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正能量、主旋律。刘裕国说,当今网络化信息传播迅速,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对我们的信仰、价值观等产生攻击、进行瓦解,导致信仰的缺失,因此需要我们塑造更多的时代典型、楷模和先锋,塑造美好形象。加之国际舆论形势日趋复杂,尤须唱响主旋律,发出最强音。


        刘裕国认为,典型报道是新闻传媒释放正能量的主要发光体,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正能量,是社会更加需要的,传递了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情感。有些年轻人对典型有一定误解,认为把人物拔高了、夸张了。在价值形态多样化的今天,也许找不到十全十美的人物,但他们身上的公心比别人多一点,私心比别人少一点,这一多一少就是区别所在。

 

       深入基层 用脚步走出思想高度


       刘裕国分别从甘孜州道孚瓦日乡乡长菊美多吉,甘孜州委宣传部长毕世祥,北川副县长兰辉,蓬溪县拱市村党支部书记蒋乙嘉等自己经历或采写过的4典型入手,深入浅出讲解如何传递典型报道中的正能量。很多典型人物看似平凡,经历、故事零碎,都是凡人小事,要善于从中发掘,思考如何达到正能量最佳的传递效果。刘裕国说,自己从业30多年采访了400多个人物,大多数都是典型报道的范围。


      “综合宜少,典型宜多。刘裕国说,典型报道类型多样,要在针对性、思想性中去寻找共鸣点,要用脚步走出思想高度,到田间地头挖思想,要深入基层抓正能量之魂,有水乳交融的感情铺垫,作品才有思想高度,才有闪耀时代精神的正能量。


       “收获非常大。俄罗斯会员专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一学生薛通说,之前学到的都是杂志、报纸的采编、出版流程等理论知识,如何采写典型报道的新闻还是第一次学习,对专业帮助很大。

        成都晚报记者 黄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