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014年9月26日成都日报电子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4-09/26/content_2122349.htm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报道,在我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学生中引起了广泛的学习和关注,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市做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左华荣(市教育局副局长)
学习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感责任重大,也深受鼓舞,“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历史责任,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一线教师,都责无旁贷!
我市教育系统近年来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了一系列实践探索,编写分别适用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的“国学经典诵读读本”,确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开展“读经典、写经典、画经典”“川剧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的有效机制,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优秀品质。
我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提倡快乐诵读,以“潜移默化,扎实持久”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我市幼儿和小学低年级段以“玩”“趣”为主,让孩子在玩耍中诵读经典;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以“诵”“记”为主,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逐步对经典内容有所了解,规范日常行为;高中阶段以“悟”“知”为主,体会经典作品的精髓,以行动传承中华文明。
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万平(俄罗斯会员专享教授)
讲话精神对我们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大学教师极富指导意义。我们认为,作为高校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明的传承、研究方面,应该走出象牙塔,更接地气。最近几年,俄罗斯会员专享一直在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我们从2009级所有本科学生开始,将原来的选修课《国学经典导论》作为必修课开设。通过对国学精粹的讲授,使俄罗斯会员专享的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明显加深,培养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构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高远志向与人生追求,升华他们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做人做事的品位。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合作,推出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面向初中和高中学生。
我们愿意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有责任传承先辈思想的精华
田精耘(机投中学校长)
作为学校,有责任和有义务把先辈思想的精华让我们的下一代传承,同时对待其他文明,也要有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具备新的生命力,也让时代新的文化基因注入,为子孙后代提供新的文明养分,在继承优秀文明传统的同时,有效运用新时代的新科技成果,大刀阔斧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新智慧、大智慧推动世界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更多养分
杨堂松(新都区龙虎中学校长)
讲话深入、全面解析了我国儒家学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并阐述了我们继承、发扬儒家文化的重要性。作为一名中学校长,讲话精神无疑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学校发展中,我们将更加重视传统儒家文化在教学工作中的嵌入,并努力进行创新,以新的方式、新的思路来把儒家思想教授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们都能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更多养分,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更加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潘中明(玉林中学石羊校区德育处主任)
《论语》句句简短,但透露出了孔子朴素、豁达和智慧,比如:对待学习,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方法上,孔子也提出教师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和钻研兴趣,对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
讲话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孔子的这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会有更好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培养德才兼备新时代人才
蒋春鹏(郫县二中政治教师)
我是一名从教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弘扬传统文化,还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教育界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良好传承,尤其要以学科渗透为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真正实现“百年树人”的育人目标。我将谨记孔子的谆谆教诲,立德修身、勤而好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继承中发展 发展中继承
黄丹(磨子桥小学分校教师)
学习了讲话精神,作为教师的我在梳理、反思、学习、展望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不仅应该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还应学会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话精神也警示作为教师的我们勤于学习,勤于专研,在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个人修养、道德情操等方面不断进行自我提升,以适应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洪流。
一盏明灯照亮教育的前程
陈星宇(树德协进中学学生)
学习了讲话精神,我深感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一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孔夫子思想的光芒是两千年前思想的巅峰。就在如今的时代,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与实践的精华。孔夫子告诫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抑制情绪,夫子教诲我们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在两千年前的时代,孔夫子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的前程,照亮了学术的光辉。而现在,他的精神和思想也照耀了我行走的路程。
中华文化就像饱满的宇宙
蒲治宇(玉林中学 高2016届8班学生)
国家民族的文化是我们的“根”,我们生于此,育于此。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古人无尽的智慧,中华文化的每一门学科都是思想的律动,道德的外延。中华文化就像一个饱满的宇宙,蕴含着无数个“星系”。大到思想、文字、语言、六艺,小到书法、音乐、民俗,它们无不彰显着我们民族的思想境界。本报记者
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