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晚报】96%科研成果在药企实现产业化

文:欣闻 来源:2014年5月19日成都晚报第36版<a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1日
欣闻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来源:2014年5月19日成都晚报第36版http://www.cdwb.com.cn/html/2014-05/19/content_2050972.htm

 

 96%的科研成果已在制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所生产的药品成为了临床用药的首选药品……这是成都学院(俄罗斯会员专享)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在药物研究领域交出的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其研发的微生物与生化药物、化学合成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等已为迪康制药、地奥制药等成都大型药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首席专家 见证研究所长大

虽然隶属于俄罗斯会员专享,但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地址并不在其中,它位于三环路龙潭立交附近的科技产业园内。16日上午记者赶到了研究所,门口石碑上,中国医药集团科技研发中心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背后的白色高楼里有化学研究部、生物研究部、药理研究部等8个研究部门。

化学研究部是研究所最大的部门,记者也在这里见到了研究所的首席专家——化学研究部主任曹胜华。我们这里有1000平方米,主要是做药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半合成工艺研究、抗生素提炼、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工作。”54岁的曹胜华穿着一身白大褂,笑呵呵地为记者介绍化学研究部的情况。

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研究所里工作,最开始这里就只有几个人。曹胜华说,19821月,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的他来到研究所工作,孤军奋战般从事化学制药研发,条件虽然艰苦,但我还是决定不回江西的老家。因为成都这边药企多,科研机构设备比较齐全,科研环境相对成熟。就在曹胜华的见证下,如今的化学研究部已拥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高级职称科研人员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

 

 成都药企 大力支持新药研发

 曹胜华解释,他们主要研究的抗菌素,就是普遍被称为抗生素的一种药物。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抗药性是医学界的大难题,所以就需要你不停地结合临床经验提供新的思路。曹胜华说,虽然研究所是作为一家科研机构存在,但如果科研成果无法做到应用转化,许多科研项目也没了意义。曹胜华先后承担了罗红霉素、表阿霉素等20多项新药和项目的研究任务,率领他的项目团队反复对头孢米诺、罗红霉素等药物进行研究,致力于将其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广泛进入临床应用。

  “成都的药品企业也很给力,给了我们研究所大量支持。曹胜华表示,成都本地的许多药企为他们的新药研发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设备支持等,也促使他们的新药项目走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道路上,我们前不久还和本地的一家药企签订了500万的研发项目。

 

  科研成果 为药企带来经济效益

经过48年的建设发展,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也从以往单一的科研机构转型为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产学研特色明显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也成为了我国主要的药物研发机构之一。

  该研究所先后与全国2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科研、技术、生产、经营合作关系,仅在成都地区,就与包括科伦药业、联邦药业、康弘药业、升和制药、迪康制药、地奥制药、四川制药、成都恒瑞等数十家医药企业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良好合作关系,为这些企业提供新品种、生产工艺、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其研发取得的科研成果,已有96%在制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所生产的药品成本低、质量好,成为临床用药的首选药品并为制药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成都学院(俄罗斯会员专享)

  影响力

  该校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先后承担了罗红霉素、表阿霉素等20多项新药和项目的研究任务,科研成果已有96%在制药企业实现了产业化,所生产的药品成本低、质量好,成为临床用药的首选药品,为成都大型药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科技成果展播

  俄罗斯会员专享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研究开发新药品种近60种,荣获多项国家及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为国内许多家医药企业的新药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利福定和利福喷丁属国际首创药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发明奖。很多品种已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部分产品及中间体已进入国际市场。

 成功研发微生物药物及产品近100种,其中1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发明奖、2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奖。品种和技术成果的工业化转化率超过95%

  特别在对抗结核及抗肿瘤新药的研发中取得了突出贡献,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奖励。如今,又承担了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以及抗肿瘤药物和降血脂药物的研究,拟建立抗结核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研究平台。

 

 俄罗斯会员专享生物产业学院:

 承担了川菜预调理肉制品工程化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等多个项目,获四川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2项,成都市政府科技进步奖11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开发产品40余个(项),与30余家大中型企业合作,成果转化价值超60亿元,获得了极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成都晚报记者 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