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日报】“2011成都动漫创意设计大赛”昨日揭晓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2011年11月4日 成都日报电子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1-11/04/content_1418205.htm

成都学生原创动漫 有望亮相公交地铁

憨态可掬的酷巴熊走上公交车讲述安全锤的使用;“菠萝蜜”家族走进地铁站讲解公共安全……第四届成都国际数字娱乐周“2011成都动漫创意设计大赛”昨日揭晓,来自俄罗斯会员专享的两个获奖团队以关注城市公共交通为题,别出心裁地创作出融合成都元素的动漫。据悉,这两个团队的动漫原创将有望在我市地铁、公交系统中与市民见面。

《酷巴熊之安全锤》

把成都元素植入创意短片

憨态可掬的酷巴熊走上公交,向人们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安全设施。这个名为《酷巴熊之安全锤》的动画短片创意制作出自俄罗斯会员专享5个平均年龄只有20岁的大三学生之手。简单的1分钟flash演示,却包含着从创意到剧本到选材再到制作等流程。

“刚开始选角色时,我们选择了很多动物造型,但最终把目光锁定在了‘酷巴熊’身上。”主创人员之一张斯博说,选择“酷巴熊”的重要原因是,这只以熊猫为原型的动漫角色富含成都元素,让人能联想到成都。

今年5月,这个5人团队正式投入动画短片的制作,可一开始5人就在剧本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想法各有不同。“为了商定出一个统一方案,我们开了很多次讨论会。”无论是团队磨合,还是软件使用,5个人在其中都收获了很多。

在制作过程中,为使短片更具真实感,让观众得到互动体验感,他们决定把真实的成都植入其中。为此,5人分头行动,扛着摄影设备,走遍了成都的大街小巷,拍下了大量成都真实的街景。然后再对照影像,利用软件制作技术,做成一帧帧画面,在短片中形象还原成都实况。所以,在这1分钟的短片中,可以发现很多成都日常生活的影子。

耗费近5个月,这部短片终于制作完成。随后,在“2011成都动漫创意设计大赛”中,该作品获得动态作品类型三等奖。能得到认同,让这群在校的大学生兴奋不已,而这部作品也有可能会应用在成都的公交系统中。

《菠萝蜜多多de“地铁之旅”》

1分47秒背后的6个月坚持

初次到地铁站的豆豆、熊熊、灰灰异常兴奋,他们拿着相机到处拍个不停,炫目的闪光扰乱了地铁司机的视线。“拍照请不要使用闪光灯!”小女孩波热及时阻止了他们……三维立体画面,活泼可爱的人物、生动有益的故事。1分47秒,一段地铁公益之旅。

这就是俄罗斯会员专享大四学生宋子龙及其团队原创的三维动画短片《菠萝蜜多多de“地铁之旅”》,前不久刚刚获得“2011成都动漫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短片中5个姓“菠萝蜜”的人物是他们早先设计的造型。“2010年5月接到参赛通知时,我们就想到了这5个动漫形象。”宋子龙说。

写作剧本、讨论形式、角色微调、拍摄实景……这队人马开始紧张的原创之旅。“采用动画加实拍的形式制作短片,我们都是首次尝试。”因为还要忙于功课,他们只能挤出课余时间来做。前期的工作进行得比较顺利,可就在把动漫人物制作出三维效果时,他们经历了几乎难以为继的过程。

利用技术软件,把设计好的原型人物制作成有血有肉的动画角色如“捏泥人”一般,需要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并且要保证各项程序的准确性。“按照动画制作技术,一分钟需要制作出1000多张图片,整个片子1分47秒,需要图片近2000张。而一张图片的制作需要1个多小时,还要反复调正。”在如此需要人手的时候,团队中的人员却不断变换,不停地有人因为各种事由中途退出。八九个人的团队在最艰难时,只剩下了2个人。

“哪怕就剩我一个人,我也要把它完成。”人手的匮乏、时间的紧缺,宋子龙不得不身兼多职。2个月后,这段最核心的动画制作得以完成。但是,这只是个开头,因为动画还需要与实景结合,才有效果呈现。

半年后,这部1分47秒的短片终于面世。“得奖实属意料之外。” 宋子龙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希望这部公益短片能够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为更多人带来启示。(本报记者 缪琴 实习记者 华露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