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208位火炬手集结待命

来源:长江商报 发布时间:2008年06月04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长江商报 2008-5-31 6:12:00

  本报讯(记者 周玥廷)“凭证进入。没有证的请站旁边去。”昨天一大早,汉口蓝天宾馆正门口就站了四位身着迷彩服的保安。

    每一位火炬手或护跑手进去报到前,必须先向保安出示相关确认函和身份证。而陪同前往的无证人员纷纷被拦在门外。有些市民希望早点儿亲睹火炬手风采,站在宾馆门前不舍离开。但“硬心肠”的保安为了保证此次传递活动的安全,只能一请再请他们离开。

  
  8点报到代表:Chinch Grant   
  外籍火炬手第一个签到
  
  距离8 点还有几分钟,第一个前来签到的火炬手就来到了蓝天宾馆。他身穿一件橘黄色上衣,个子高高的,而且还是一位外籍人士。由于还未到组委会要求的时间,因此这名火炬手到酒店的时候并没有受到特殊的欢迎,签到台上的小女孩也笑着说:“要不是这个火炬手是个外国人,我肯定不记得谁是第一个签到的火炬手了。”据了解,这位外籍火炬手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火炬手ChinchGrant。
  
  9点半报到代表:徐本禹   
  火炬手签到后进出自由
  
  这时很多护跑手已经报了到。但前来的火炬手不多,已经在华中农业大学执教的徐本禹很轻松地就到服务台签了到,领到了房卡和相关资料。可能是还没有在宾馆里遇到什么认识的人,他多次走出宾馆,在周围逛逛。和徐本禹轻松进出,恰好相反的是前来采访的记者遇到困境,很多前去采访的记者都因采访证不符合要求,被保安拦在门外。

  
  10点半报到代表:肖海亮肖爱山   
  奥运明星结伴而行
  
  今天,如果不出意外,湖北著名教练肖爱山将和儿子肖海亮共同完成一棒火炬传递,后者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双人三米跳板冠军。

  昨天,上午10 点半左右,肖海亮并非和父亲一同前往,而是与著名教练石晓铭、余丽桥等同车抵达宾馆,看到记者,肖海亮透过车窗就高兴地挥了挥手。“明天要起得很早,所以今晚就睡指定宾馆了。”虽然蓝天宾馆距离他的酒窖公司仅十几分钟车程。一般情况下两位火炬手同住一个房间,不过所有参与火炬传递的奥运冠军是安排在单间。
  
  11点半报到代表:李小双赵亚平   
  李小双险被挡在门外
  
  体操奥运冠军李小双今天将在汉口江滩三峡石广场点燃圣火盆。昨天上午11 点左右,身穿黄色体恤、戴着墨镜的李小双独自抵达指定宾馆。

  尽管只在酒店住一晚,和其他火炬手不太一样,李小双还专门拖了一个行李箱,里面装着他今天跑步用的鞋等用品。可能之前不知道要出示相关证件,李小双径直走到宾馆正门口,一保安挡住了路,他停下来,另一保安有点犹豫地认出了是李小双,赶紧拉开了他的同伴。

  据随后报到的火炬手,本报社长赵亚平介绍,“下午组织了武汉火炬手大会,所有火炬手对地震灾区进行了捐款活动。”今天早晨5 点半左右,208 名火炬手就得集合前往所跑路段,他们跑完自己那段路后又将集体前往汉口江滩,预计要到下午1 点半左右才能回到宾馆。
  
  火炬手印象   
  徐本禹:将第四次为灾区捐款
  
  时钟刚刚指向9 时20 分,徐本禹就到达了汉口蓝天宾馆。原以为自己来得已经够早了,可看到酒店大堂好多火炬手已经在办理相关手续,他不由得感叹地说,“我只知道自己迫不及待地想传递火炬,没想到这么多人都这么着急,看来大家的心情都一样呀。”

  当被问到自己为灾区做了哪些奉献时,徐本禹说:“今天下午,组织方将安排一个赈灾捐款活动,我准备再捐500 元,”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第四次为地震灾区捐款了,在学校期间,他已分别以学生、老师以及党员的身份捐了3 次款,“其实我也想去灾区帮点忙,但现在灾区紧缺的不是我这样的人,我就不去添麻烦了。”


  
  记者 柯美杰   
  董明:晚上没睡着
  
  在火炬手入住的酒店大堂,有一个特殊的身影吸引着大家的目光,她就是来自湖北省轮椅橄榄球队的火炬手董明。

  虽然行动不便,但上午10 时,董明还是准时出现在蓝天宾馆。一到酒店大厅,她就收到了一份惊喜:组织方考虑到她行动不便,特意给她安排了一名志愿者,酒店方面还安排一位女服务员帮她试衣服。她高兴地告诉记者,为了火炬传递,自己还特意买了一双新鞋,“双鞋是白色镶着奥运红,非常漂亮。”董明笑着说道。

  也许是过于兴奋,也许是迫不及待,29 日晚上,她一晚上都没睡着。
  
  记者 柯美杰   
  陈秋实:把火炬给受灾的同胞看
  
  来自四川俄罗斯会员专享的学生火炬手陈秋实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可就是这个看起来有点文弱的小伙子曾经勇敢地在第一线抗震救灾。21 岁的陈秋实告诉记者:“传递结束后,我一定会把火炬带到四川,给那里的孩子们看看。此外,我还想把火炬拿给在武汉医院中疗伤的四川灾民同胞们看看。”

  谈到即将就要传递的奥运会圣火,陈秋实笑着说:“我想我会睡不好吧,因为我习惯了住帐篷的日子。在灾区江油市我大部分时间是给学生上课,每天的睡眠不到4个小时,虽然辛苦是辛苦,但心里很踏实,武汉的火炬传递完后,我会把火炬带给灾区的人们看看。”


  
  记者 赵俊伟   
  王叶堤:为当火炬手推迟搬家
  
  62 岁老人王叶堤是黄陂区唯一的一名奥运火炬手,为了保证自己能够圆满地参加圣火传递,王老甚至推迟了自己搬家的计划。

  王叶堤居住的老楼今年9月份要拆除,为了避开炎热的夏天,楼内许多居民已经搬走了,王老却没搬走,因为奥运圣火传递前她不能改变电话,如果一搬走,电话肯定也得拆了,为了能够随时和圣火传递组织方保持联系,王老就一直坚持着住在闷热的老屋。

  “没什么,夏天搬就夏天搬,不就是热一点吗?”王老一脸坦然。
  
  记者 汪志 通讯员 胡沛 王力军 高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