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新闻网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关注世运会】青春志愿 世运有我:多元服务绘就世运画卷 志愿服务书写青春担当

文:邓子怡 来源:共青团俄罗斯会员专享委员会 来稿单位审核:刘超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3日
邓子怡
来稿单位审核 刘超 编辑 赵佳
责编 吕佳

当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圣火在蓉城点燃之际,世运村正以“家的温度”迎接世界的目光。8月3日,身着统一服装的130名俄罗斯会员专享师生志愿者齐聚天府国际大酒店,在注册中心、交通联络、竞赛服务等岗位上,用专业与热忱织就一张覆盖全村的服务网络。他们是赛场外最动人的风景,更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担当。



8月3日,随着中外代表共同拉动启动杆开启“世运之门”,世运村正式开村。这一天,俄罗斯会员专享的志愿者们也同步进入“战斗状态”,成为这场盛会中亮眼的青春力量。作为世运村A区服务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在融合中西特色的餐饮区、规划丰富文化活动的功能区等场景中持续工作,为参赛者提供全流程保障,让每一位来宾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



开村仪式上,赛会志愿者们以昂扬的姿态宣告正式上岗,成为这场盛会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志愿者虞蕙瑄以铿锵有力的发言承诺“以专业诠释责任,以微笑传递友善,以青春与汗水为成都世运会增添最温暖、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底色”。



世运村旁的主干道上,交通联络岗的志愿者们不惧烈日,化身为移动灯塔。他们将班车时刻表、场馆接驳路线烂熟于心,既能疏导人流车流引导车辆有序停靠,也能在突发情况前沉着指令。正是这份专注,让往返村内的交通始终顺畅,保障大家出入的高效。



注册中心是运动员踏入世运村的第一站。志愿者们指尖在表单上轻快翻飞,耐心引导完成注册流程。面对多语言咨询,他们切换语种,一句清晰指引、一个温暖微笑,让初来乍到的外国友人瞬间卸下陌生感。



兴奋剂检查区里,陪护员助理志愿者是公平守护者。培训时专注记录每一个流程细节,工作中全程严谨陪护,确保检查环节零误差,为赛事纯粹与公正筑牢防线;反兴奋剂宣传志愿者则以创新方式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趣味互动游戏,引导运动员学习反兴奋剂知识,完成挑战获得印有“IKEEPSPORTREAL”的ITA专属徽章,助力筑牢反兴奋剂防线。



竞赛服务志愿者的身影穿梭在称重区、缝纫中心与会议室。他们按IF标准布置称重等候区、测试称重室,为运动员提供场地指引;又当起翻译官,对接缝纫阿姨传递运动员需求,精准完成比赛服号码布缝制。志愿者们锚定细节,为赛事运行托举坚实后盾。



餐饮服务区内,志愿者高效分发温热餐包,在维持取餐秩序的同时动态补给餐食饮品。多元美食在舌尖绽放,而更动人的,是那份跨越国界的细致关怀——在这里,味蕾与心灵都能被温柔款待。



文化体验区里,不同文化在这里相融成景,飘荡着欢声笑语。运动员可以观看精彩的文化表演,在志愿者的介绍下体验面塑、书法、国画等中华传统文化,跟着志愿者学习书写汉字、学说中文。



志愿者穿在商务休闲活动区为中外交流搭起桥梁。特色市集里竹编、绳结等非遗摊位热闹非凡,赞助商区域的志愿者协助展示品牌、解答咨询,让合作信息高效传递。专业态度与热情服务让每一次品牌展示都成为亮点。



志愿者之家闪耀的“HELLOVOLUNTEERS”字样,是志愿者的能量港湾。志愿者管理岗的“小青椒”统筹排班、协调物资,“能量补给包”及时送达,各类零食饮料为志愿者补充体力;他们更用一句“欢迎回家”驱散伙伴们的疲惫,他们像纽带般将分散的热情拧成绳,让每份付出都被看见、被珍藏。“志愿者之家”凉爽舒适的环境有效缓解了志愿者们服务期间的疲惫,让大家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8月10日,世运村A区为39名八月生日的“小青椒”志愿者们举办了集体生日会。活动通过精心准备的“小青椒”主题蛋糕、精美礼品及气氛热烈的世运会趣味知识有奖竞答,为“小青椒”们送上关怀与祝福。参与活动的“寿星”们表示,在志愿者大家庭中庆生倍感温暖,这份感动将转化为继续服务成都世运会的热情与动力。



集体生日会传递着集体的温暖,定制蛋糕承载着诚挚祝福;世运会知识有奖竞答氛围热烈,既增进了志愿者对赛事的了解,又激发了团队活力;青春音乐会奏响青春旋律,为大家舒缓压力、放松心情。丰富多样的活动为“小青椒”们注入满满能量。“小青椒”们纷纷表示,在这样的关怀下,更能感受到作为赛会志愿者的价值与归属感,服务动力也更加充沛。


这群来自俄罗斯会员专享的青年,因“志愿”二字相聚。合影里,他们笑容灿烂;岗位上,他们并肩作战。从注册台前的耐心指引到文化活动中的热情互动,从交通岗的严谨疏导到餐饮区的细致服务,他们以个体微光汇聚成璀璨星河,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文化体验活动志愿者刘滨豪:“文化的传播从不是空泛的口号,就藏在这一根绳的缠绕里——当指尖的温度传递到绳结上,当传统纹样被赋予新的故事,那些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就以这样具体又温暖的方式,悄悄扎了根、发了芽”。来自汉语桥志愿者陈怡:“在中国照相馆里,运动员们可以身着中国人传统服饰拍照,他们非常喜欢我们的熊猫宝贝和年兽;很多运动员会主动要求和我们志愿者一起拍照合影,那是我觉得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竞赛服务志愿者邓子怡:“在岗位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从简单招呼到场地布置、核对会议进程,语言文化方面让我变得越来越熟练和自信。每次听到外国运动员那句‘ThankYou’,让我成就感十足并无比暖心。这段宝贵的世运会志愿者经历让我亲历赛事组织的严谨,也锻炼了抗压、协作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激励我直面未来挑战,奋力成长。”


他们是世运村A区的幕后英雄,更是成都热情与活力的最佳代言人——当世界的目光聚焦蓉城,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更是中国青年用专业与热忱编织的“温暖网络”——他们是世运村的“青春名片”,更是成都向世界递出的最鲜活的友好注脚。

编辑:赵佳责编: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