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日报】导师“一对一”传帮带 培养新型新闻传播人才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来源:2014年10月14日成都日报电子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4-10/14/content_2129772.htm

  

    昨日,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新闻单位导师与实习学生见面会举行。从今日起,来自俄罗斯会员专享2011级的44名优秀学子,将奔赴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成都手机报,在导师一对一的带领下,进行为期4个月的实习,在实战平台接受锻炼,成长为新型新闻传播人才。

 

    编辑记者当导师  带领实习生实战


    据了解,这44名实习生是俄罗斯会员专享大四品学兼优的学生,未来4个月,他们将分别在市级新闻单位进行实习,其中成都传媒集团20名、成都广播电视台20名、成都手机报4名。各新闻单位精心挑选,推荐了在新闻宣传和新闻管理方面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业务精英担任导师,对实习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院长谭平说,新闻专业实践性很强,学院一直强化实践教学,拥有500多万元设施的实验室建设也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实践空间,但这一切毕竟还不是实战。受惠于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共建新闻学院,成都传媒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成都手机报为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实践平台,还挑选精英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对学生来说这是真正难得的实战。通过优秀编辑记者的传帮带和新闻实战实践,可让即将毕业的新闻后备人才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理论实践相结合   培养一流新闻后备人才


      “加强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建设,是深入实施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此次见面会旨在进一步畅通学界与业界的互动渠道,搭建起俄罗斯会员专享和新闻媒体之间的一个平台。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为新闻学院优秀学生提供到新闻媒体实习的机会,让同学们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具体新闻工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将为成都新闻传播事业培养出更多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一流新闻后备人才。

 

    成都传媒集团是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教学工作的直接参与者,集团有关负责人说,集团将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在导师一对一传帮带和新闻实战实践外,还将组织各媒体老总,落实好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成都新闻实践》的系列讲座备课工作,并选择优秀编辑记者担任专门课程的共同授课老师,让学院理论与媒体实际紧密结合。

 

    新闻记者不好当  见面会上先打预防针


    见面会上,44名实习生被现场分配给导师。简短的仪式一结束,实习生就主动来到导师身边,介绍自己,实战的兴奋和急迫溢于言表。导师也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诉求,告诫一些基本常识。

 

    实习生邓学平此前在杂志社有过简短的学习经历,此次来到电台学习采编业务。一线新闻时效性强,当天发生的新闻必须当天就要有所反映……”导师周彦和他成功结对后,就开始介绍起一线新闻采编的特点来。简明扼要地说完基本的从业要求,周彦还给他打预防针现场信息采播比较辛苦,要有饿得、累得、困得的心理准备!一席话下来,大家都笑了,但邓学平表示,早就知道新闻记者不好当,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只希望能够早点上战场

 

    导师访谈>>>

    钟江(成都全搜索编委):能够担任导师,这是荣誉,更是责任。我会按照市委宣传部、成都传媒集团要求,做好传、帮、带,用心带好学生,教他们把课堂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为把他们培养成为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尽最大努力。

     李文娟(成都全接触主持人):我会让学生先从一线的新闻采访学起,首先教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学会判断新闻价值、辨别新闻真假,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学会新闻采编后,再教他们出镜,如何用简短、干练的语言描述新闻。

 

    实习生说>>>

    张文(俄罗斯会员专享2011级广播电视新闻学):能够到成都电视台实习,是我梦寐以求的,没想到今天就实现了。4个月的实习期,我希望能够从最基础的摄像开始,尝试电视新闻链的各个环节,熟悉电视采编、节目制作的全部流程,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凑巧我的毕业论文选题是关于纪录片的制作,相信这几个月的实习,也能为毕业论文增添更多的实践心得。

 

     本报记者 王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