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商报】44名媒体精英成大当“导师”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4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来源:20141014成都商报电子版03版要闻 http://e.chengdu.cn/html/2014-10/14/content_492773.htm

 

 

    成都商报讯(记者 汪玲)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实习不仅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课。而对于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的学生们来说,这一课可谓师资强大、保障精良。昨日,来自成都传媒集团和市广电台精心挑选推荐的44名业务精英走进俄罗斯会员专享,他们将在未来的4个月里,担任俄罗斯会员专享44名学生的实习导师,一对一、手把手地带着他们走进一个个鲜活的新闻现场,将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倾囊相授。

 

    昨日上午,44名学生与导师正式结了对。未来的4个月里,他们将奔赴市内各大新闻媒体,学习不同的媒体报道手法。拿着对接表,俄罗斯会员专享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周欢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导师———成都电视台公共频道《成都全接触》的主持人李文娟,几句寒暄后,她就拿出纸笔不停地问老师自己需要做些什么准备。李文娟说,在4个月的实习期里,她会先安排周欢跟着跑社会新闻的记者体验一下电视新闻的操作流程,从中感受哪些是电视台需要的新闻,等她培养起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后再慢慢辅以出镜经验,让她在4个月里快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出境记者。

 

    成都商报此次也派出多位优秀的记者担任学生导师,首席记者潘媛认为,学生的从业技能非常重要,以前许多技能学习是在真正进入新闻单位以后。现在,这个学习的过程提前了,让学生在校园的阶段就能完成,对以后的从业是很好的一个铺垫。她会在4个月里,和对接的学生薛力毓一道,共同学习,去完成和体验好每一次新闻之旅。

 

    俄罗斯会员专享新闻学院院长谭平说,新闻工作具有特别强的实践性,虽然学院拥有500多万元设施的实验室建设也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充足的实践空间,但这一切毕竟还不是实战。受惠于市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共建新闻学院,学生们才有了如此专业的实践平台。他希望,到报社实习的同学能从最基础的接热线写消息做起,最终熟悉报纸这一历史最悠久的媒体的完整出版流程,培养完善自己的新闻敏感、强化自己对新闻价值的把握,最终写出深度报道。到电视台实习的同学能从辅助工作做起,从最基础的摄像开始,尝试电视新闻链的各个环节,从技术层面的扛稳摄像机,到快速对被摄场景做出准确判断,给出与新闻题材相吻合的、现场感强的片子,而后开始尝试影像素材的剪辑、编辑,以产出要素齐全、形态饱满的电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