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0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1-09/10/content_378995.htm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东杨帆张杰实习生罗姣摄影陈羽啸
●“经济危机也好,次贷所引发的危机也好,这些危机都还没有过去,复苏还是非常脆弱。”
●“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东部代表的是过去或者现在,西部、西南部则代表着中国的未来”
●“中美贸易中美国有很大的逆差,原因是美国奉行出口管制政策,我们需要进口的东西它不卖”
□新闻人物
周文重
他是中国对美外交的重要亲历者和参与者。他从翻译“一国两制”到“梅开四度”美利坚,丰富的人生经历几乎可以成为外交人员学习的一部“教科书”;他出使美国的五年,恰是中美关系跌宕起伏又不断取得大发展的五年,为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于2010年出任博鳌论坛秘书长,他与美国政府和美国政要之间的关系,为博鳌亚洲论坛带来了很多新变化。
昨日,在成都举行的C21四川城市发展2011峰会迎来了一名重量级嘉宾——前驻美大使、现任博鳌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昨日下午,周文重带着他的新书《出使美国2005-2010》,在成都新会展中心出席了由华西都市报社、四川电视台文化旅游频道以及腾讯网共同主办的读者见面会。俄罗斯会员专享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其佐、四川省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开四、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朱天等三位嘉宾应邀前来与周文重坐而论道。
这四位“智者”坐在一起,不用客套的开场白和多余的寒暄,大家就“中美关系”、“美债危机”以及“中国文化输出”等各种话题畅所欲言,台上说得酣畅,台下听得痛快,周文重的每次发言都会赢得场内热烈的掌声。华西都市网、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腾讯网全程进行了同步直播。
【关于中美关系】
不能违背和平合作原则
第一个发问的是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俄罗斯会员专享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其佐,他曾担任国家能源办等部门课题组负责人,兼任外交学院等高等院校特聘教授、新华社特约经济观察员及全球化合作论坛副秘书长,他与布莱尔、希拉克、拉法兰、施罗德、基辛格等外国政要和学者就中国与世界经济问题进行过广泛的交流与对话,是研究国际国内重大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
张其佐是周文重的老朋友,他直接切入正题:“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和平发展白皮书》,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白皮书》?”周文重回答:“这个《白皮书》刚刚发表了两天,我也正在学习,它在我们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么一个时机发表,向世人再次重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也是为了向世人揭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因为我想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年来,应该说也有很多的认识,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也有很多需要总结的东西,我想这一篇文章就是对和平发展道路很好的总结,这也是第一次把我们对内对外的政策统一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当中。”
周文重还说,“大家知道美国是超级大国,它也并没有放弃它在世界上争霸的政策,我们为什么要和它发展互利合作的关系呢?今年胡主席出访美国达成共识,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发展互利共盈的合作伙伴关系。当然美国可能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中国的发展说三道四,搞中国威胁论等等,这些情况还会发生,冷战思维的阴影也还存在。”但周文重表示,《和平发展白皮书》里说得很清楚,和平、发展、合作、对话,这个是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任何人都不可能违背这个潮流,如果违背了这个潮流,注定会失败。
【关于金融风暴】
危机后的复苏还很脆弱
现场的嘉宾和读者都很关心最近全球金融风暴又有重卷而来的趋势,俄罗斯会员专享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其佐就问周文重:“现在欧债危机也好,美债危机也好,它们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周文重回答说:“《出使美国》里面我也写了一段关于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的过程,我想说经济危机也好,次贷所引发的危机也好,这些危机都还没有过去,复苏还是非常脆弱。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美国的主权债务或者是欧洲的主权债务出现问题,和他们内部的政治斗争有关,加上欧盟他们对如何解决欧债危机内部看法也不一样,就使得这个问题解决的前景更加不确定。”
【关于文化输出】
“中国故事”讲好不易
何开四是鲁迅文学奖和茅盾文学奖的评委,他对《出使美国》一书的评价甚高,“正如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为本书作序中说,可以存世、资政、育人。我个人还觉得它有很深的审美价值。”在仔细读完这本书后,何开四也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从中美贸易来讲我们是顺差,从文化交流来讲,我们是逆差,这里面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周文重感触颇深:“我们曾在美国举行过中国文化节,这在当地是很受欢迎的。我们文化的交流或者是对外文化的传播要按照符合受众习惯的方式来进行,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是要学会讲中国故事,使得美国的受众也能够听进去,能够入耳,更能够入脑,这不容易。”
【关于媒介传播】
具体分析“美国意见”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传媒研究中心主任朱天熬了一个通宵读完《出使美国》,他的问题也是和文化的大众传播有关:“国内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标准介绍一个真正的美国给中国的民众?同时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标准,把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价值观推介到美国?”
周文重表示,美国有很多的力量中心,虽然只有两个主要政党,但是这两个主要政党内也分了很多的派别。“所以对美国这样一个复杂的国家,很难把一个意见,或者把某一个团体,某一个集团的意见看作是所有美国人的意见,这需要我们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研究美国。”
对话华西
西南代表中国的未来
华西都市报记者在会上提问周文重:“外国政要来中国访问,如果有机会到西部,一般西安是首选,但前不久美国副总统拜登没有去西安而是选择了成都,从您的外交经验来看,他作出这样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周文重解读说:“我还真没有直接去了解过他的考虑,我可以揣摩一下。克林顿1998年访问中国到了西安,我记得里根访问中国也到过西安,到西安主要是去看兵马俑,他们对中国的这段历史非常感兴趣,认为兵马俑对中国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
周文重认为,美国领导人访问中国期间到过的西部城市,成都是第二个,这可能是因为成都在西南地区发展很快。
“今天早上我参加的C21四川城市发展峰会,我也有切身的感受,四川的都市群都在迅速发展,后劲很足。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东部沿海代表的是过去或者现在,西部、西南部则代表着中国的未来,第二波发展的浪潮重点可能要看西部和内地。可能拜登也是想看一下中国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如何发展,近距离地考察一下成都。”
对话学子
拜登“亲民秀”意在人民币升值?
周文重:美国人不会这么迂回
昨天的读者见面会还吸引了80位四川大学的学子到场,周文重轻松幽默的发言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他经常用简单的几句话就点破了平时看上去很复杂的外交事件、中美经贸关系中蕴含的大道理。周文重与学生的互动轻松有趣,充分展现了资深外交家的魅力和风范。
为何“拜登吃炒肝”
近日美国副总统拜登访华在北京吃姚记炒肝花费87元,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在成都也选择一家家常餐馆就餐,15人共花了180元,引发热议。来自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南亚研究所研一的陈同学向周文重请教:他们有什么用意?此举意在督促人民币升值吗?
对此,周文重回答说:“以我的判断,首先,他们是在想方设法接近中国普通民众,以获得近距离观察中国社会、感受中国老百姓生活的机会。第二,他们想以此表示他们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来博取中国民众的热情欢迎。所以我认为,美国如果想要督促人民币升值,一般不会采取这么迂回曲折的方式,他们有更直接的方法。”
学经济却做了外交官
还有学生举手发问:“您大学时学的是经贸专业,如果不做外交官的话,您会不会去做一位经济学家,尤其是致力于中美经济方面研究的经济学家?”
周文重笑着说:“我在这个房间里面岁数应该是最大的,我是1963年进入的大学,当时考进北京外贸学院,学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外贸易,后来我们离开农场我到了北京,我分到了外交人员服务局,首先是在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了一年多,后来我又很幸运地到英国念了两年书。回到中国就进入了外交部,开始做翻译,这就是我怎么走上外交道路的过程。”
期望学子“后浪推前浪”
见面会临近尾声,现场还有学子向周文重提出,作为一位资深外交家,周文重先生对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有哪些寄语与期望,周文重表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你们这些80后或者90后大学生,比起50后或者60后,有更好的发展平台,见多识广。我们国家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正因为此,你们肩负的责任也很重大。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很好地完成国家交给你们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