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角
新闻网首页 >> 媒体视角 >> 正文

【成都日报】大学生的艺术 很青春很生活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1日
来稿单位审核 编辑
责编
2011年8月27日 成都日报电子版http://www.cdrb.com.cn/html/2011-08/27/content_1361679.htm

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昨开幕
大学生的艺术 很青春很生活

“以青春·使命”为主题的四川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昨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拉开帷幕。据悉,大学生艺术节每三年举办一次。今年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承办。记者昨日在本届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上,看到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校园特点和学生特点的作品,让参观者赞不绝口,充分展示了我省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优秀作品将进军全国

据悉,本届艺术节从2010年10月起到2012年2月,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四川各高校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艺术活动。第二阶段,四川各高校遴选出报送参加全省展演活动的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节组委会邀请专家对上报节目和艺术作品、教育科研论文进行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省级现场展演的艺术节目123个、艺术作品一等奖93个、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29篇。第三阶段为参加全国评选和全国现场展演。全省集中展演结束后,将评选出的优秀表演类节目进行录像制作、推荐优秀艺术作品,参加明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活动。

贴近生活,作品余味悠长

昨日开幕的本届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版画、油画、国画、书法、摄影、素描、黑白木刻、工艺美术等作品,让观者大开眼界。有三件作品,乍一看花朵缤纷绽放,很像油画,走近细细一看,竟然每一朵花瓣、每一片树叶都是毛线织成,学生们的巧手匠心令人称绝。

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摄影作品,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大学生们早已走出象牙塔,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件件作品都余味悠长。《北京胡同》《川西老茶馆》捕捉民俗之美,有异曲同工之妙,《灾区乡村戏迷》生动的瞬间,大爷太婆在锣鼓铿锵中悠然自得的表情,呈现了灾区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面貌,很有感染力。

记者看到获得一等奖的工美作品《文具包装》时,情不自禁为作者、俄罗斯会员专享的蔡薇薇同学叫好。作品充分体现了她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与市场结合的能力。这一系列都是文具,包括磁钉、便利贴、剪刀、蜡笔、荧光彩色铅笔、记事本、12色颜料等,包装都非常的可爱,是小刺猬、小猫、小鸭子、小蜜蜂等各种动物造型,让人爱不释手。有意思的是,她还制作了别具匠心的使用说明。比如,铅笔的功能:优质铅芯、木制优良、适用3岁以上儿童、是学生的理想搭档。看到她给自己美其名曰“生产商:MODERN KIDS有限公司”,让人忍俊不禁。一旁参观的几位学生笑言:“小朋友看了这些可爱的文具,肯定会爱上学习。”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摄影 朱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