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要闻
新闻网首页 >> 成大要闻 >> 正文

【关注世运会】热情周到 秩序井然

我校教师志愿者协助保障世运会开幕式人员顺利抵离

文:李科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党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 来稿单位审核:陈钧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李科
来稿单位审核 陈钧 编辑 李科
责编 吕佳

组织安检、清点人数、发放餐包……登车时同步核点运动员与“一长两员”人数;登车后精准梳理、上报国别证件信息,下车再引导运动员至二次集结馆,归位对应国别区域……


按照世运会场馆运行指挥调度中心的安排,我校18名教师担任A区和B区的“车长”,负责各国运动员抵落客区后的衔接和转运、开幕式运行中心二次集结指挥等相关工作。教师们尽职尽责,圆满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备战演练 确保万无一失


从7月7日开始,我校相关教师从金融城到“下沉”相关工作区域担任“车长”,承担世运会开幕式运动员进场和出场的转运工作,并按要求参加“7.26”和“8.3”开幕式专项演练,做好客群组织引导和数据统计工作,为“8.7”开幕式客群组织引导做好充分准备。



烈日当空,热浪袭人。我校选派的教师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一遍又一遍模拟训练协助运动员、技术官员登车,精准统计上报登车人数、发车及抵达时间,模拟响应代表团的各类诉求、妥善处置突发状况。人员引导、人员上报、应对车队车辆行驶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处置等需要各车长、安全员及联络员的协调配合。


时刻保持警惕,保证人员不遗漏、安全抵离是车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一次开幕式演练中,大巴车返回世运村时已晚上11点过了,但在返回途中统计时发现有几个随员没能回复是否已上大巴车,这让我十分担心。我们马上启动排查,通过对各个巴士车长逐一排查后仍有一人未能找到;回到村后,立即赶到随员返回住宿的门口逐个查找他们的证件,幸运的是很快找到了他;经询问后才得知未能回复是因为他手机没电了。”电子信息和电气工程学院陈刚老师说。


参与演练的影视与动画学院彭红璐老师说,“我作为中立个人运动员集结组组长,怎样将运动员从不同项目集合带领至看台区是一次挑战。当每次前往开闭幕式运行中心参加会议,开幕式前期的每一次演练,我都不停的反思细节,杜绝出现差错。”党委宣传部杨启金老师担任世运村A区综合行政业务口文秘主管,承担日常的文稿、纪要、简讯、工作动态等撰写编辑工作,承担车长任务。


由于部分技术官员、运动员等人员对电子版地图使用频率较低,不太方便查看世运村内公寓、医疗中心、食堂、居服中心等点位地址,影视与动画学院彭红璐老师等人专门制作了英文版及中文版世运村地图纸质版用于村内各客群,在原有布局的情况下为业务口制作布局图,让参赛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服务台。


一个也没少 一秒也不晚


开幕式是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关键环节,开幕式集结工作是世运村整个运行期间的基础保障,入住世运村的运动员及随队官员等客群是开幕式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客群集结组织是支撑开幕式成功举办的重要环节。


8月7日晚,成都2025年第25届世界运动会开幕式在“天府之檐”盛大举行。


开幕式当日,我校教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职。杨启金担任第七批次09车车长,并承担联络管理第七批次11名车长及相关数据统计任务。彭红璐老师主要承担中立个人运动员集结工作以及担任世运村A村第八批次车组组长,主要为参赛者服务。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燕爽老师担任场馆运行业务口副经理、肩负起中国队车长的重任。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张龙翼老师担任运行调度主管,专注于空手道IF团队的服务保障。


运动员从集结到登车,有一定距离,车长要想法组织好秩序,避免人员在途中因为其他事项分散注意力。安检、上车、下车……每个环节都要确保人数整齐,一个都不能少。


“每位运动员按座次入座,系上安全带。”燕爽是中国队的车长,她为运动员热忱地提示到。带领团队分批次完成安检流程后,迅速到岗明确车辆点位。在有序引导下,代表团成员依次通过安检、顺利登车,前往西部博览城参加开幕式。当车辆安全到达指定区域,又叮嘱人员逐一排队下车。队员们纷纷翘起大拇指,有说有笑,车里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在组织返回时,由于车辆较为集中,需要组织人员依次上车,尽快让相关人员快速回到村内。


体育学院罗小红老师说,“在衔接和转运人员过程中,敏感与细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处理好每个细节,做好应急处理准备,才能有效保障运动员乘车、入场和有序离场。”


为校争荣 传播学校良好形象


我校教师下沉至世运村场馆运行一线,以精准高效的调度能力锚定村内运转核心,为开幕式人员转运筑牢保障基石。


杨启金老师说,“作为车长参与开幕式客群集结组织引导工作,是一名世运村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从参与大运村工作,再到参与世运村工作,作为一名成大人,能两次参与国际综合性重要体育赛事,服务国家和省市大事,我倍感荣幸,同时也在这个过程进一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同时,也收获了友谊、积累了经验。我将切实把参与世运村工作历程中的收获与成长运用到学校的岗位工作中,为学校事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蒋迪尼老师是参赛者服务业务口对外联络主管,他说,“通过此次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和临场应变能力,更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与服务精神的重要意义,为学校赢得了‘专业、友好、值得信赖’的良好口碑,展现了成大人在国际赛事中的良好形象。”



“世界相聚,点亮微笑。”世运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场上的拼搏和追逐,也在于跨越国界的友谊。计算机学院龚硕老师承担的是世运村B区住宿服务,除了提供日常的住宿服务外,还开展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龚硕邀请运动员们一起涂鸦手工扇、踢毽子、写祝福语。“你画的熊猫头好大,真的憨态可掬。”龚硕给来自加拿大的小伙说到。当来自克罗地亚的运动员得知龚硕是俄罗斯会员专享的老师,连连点赞,“你们的服务真是专业有贴心。”大家相互加了微信,让这份纯真的友谊传承下去。


高效统筹人员转运,不仅锤炼了跨文化沟通与应急管理能力,更在零距离服务中体会到体育凝聚世界的深刻内涵。这一经历彰显了作为成大人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组织实力。


辛苦着、快乐着,也骄傲着。老师们纷纷表示,能够有机会参与成都世运会业务口的各项工作,为世运会贡献成大力量,作为成大人倍感自豪。

编辑:李科责编:吕佳